折翼天使
老師說教過的孩子中,文文是很重度的殘障,但是家長很不一樣,就是非常愛她,沒想過要放棄這個孩子。每天到學校第一件事,爸爸或媽媽就是帶著文文練習走路,逼著她練習抬腿、跨步、爬樓梯。媽媽說:「有人問我為什麼要這麼辛苦? 但是我有一個希望,如果花十年訓練,能讓她學會自己上下樓梯,走路,我願意盡力去做。」
回顧文文剛出生時沒有異狀,除了不愛喝奶,愛睡且比較不會哭鬧之外,一切正常。但到她八個月大,甚麼動作發展都沒有,家長開始背著文文四處找醫生、去醫院。漸漸長大的文文每況愈下,爸媽形容:「整天大哭大叫,一直哭,哭到最後她自己受不了。我們看得出她很痛苦,想睡又睡不著,身體會反弓,頭一直不斷地去撞牆、撞床板、撞地板。」
夜幕低垂時,父母總是輪流揹著她,避免她的哭鬧影響鄰居。家長一度都想要放棄他的孩子,因為照顧得太累,自己都快發瘋。文文爸說:「一次又一次地找醫生去醫院,一次又一次的失望,找不到原因,無藥可醫…不知道希望在哪裡?」
先生緣,主人福
因緣際會下文文來到我門診,經過徹底檢查,包含血液、基因、腦部核磁共振檢查…等,懷疑文文罹患非典型雷特症候群(atypical Rett syndrome)。此外,經由腦波檢查,發現文文腦中有異常放電合併有癲癇的症狀。診斷出有癲癇症後開始投予抗癲癇藥物,再加上一些穩定情緒的藥物,文文終日啼哭不得眠的情況竟然好轉。父母終於能結束數年來,24小時日夜輪班,分段睡眠而過勞的苦日子。
雷特氏症候群
雷特氏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進行性神經系統退化及發展遲緩的疾病,通常好發於小女孩。雷特氏症候群罹患率約1/10,000-15,000 女孩左右。西元1999年雷特氏症的致病基因被發現是位於染色體 Xq28 的MECP2 基因突變所導致。若男性發生突變,則會死產或在出生後兩年內死亡。患者產前和周產期明顯正常,出生後6個月心理動作發展正常,出生時頭圍正常。
Harberg & Witt-Engerstrom (1986)提出雷特症候群的四個階段模式,分別是:
早期發展停滯期 (early onset stagnation stage)
在6到18個月期間開始有發展停滯,頭部腦部發育減緩。對遊戲活動和環境失去興趣,及低肌肉張力等現象,這些症狀會持續數月。快速退化期 (repid destructive stage)
在1歲到3歲間迅速發展退化,會漸漸喪失手部使用功能。另外逐漸出現抽搐,刻板的重覆手部動作 (如擰手、拍手、敲打、舔、洗、搓),以及類似自閉症行為。此外有表達性語言喪失,失眠及自我虐待行為 (如啃手、打臉),這些症狀會持續數週到數月。假性穩定期 (pseudostationary stage)
在2歲到10歲間出現嚴重智能障礙,但類似自閉行為改善。有抽搐,刻板的重覆性手部動作,顯著的步伐失用,運動失調,神經反射亢進及進行性僵直。清醒時暫停呼吸,早期脊柱側彎,及磨牙症…等現象,,這些症狀會持續數月到數年。動作惡化後期 (late motor deterioration stage)
10歲以後出現上下動作神經元缺損症狀,進行性脊柱側彎,肌肉耗損,僵直,移動能力減少,需坐輪椅,視覺接觸能力可能改善,抽搐頻率與幼兒期相比反而減少。目前蕾特症候群沒有治癒的方法,只能用藥物控制痙攣,物理治療改善行動能力及肢體活動能力。
在文文與爸媽身上我領悟了幾個道理:
一、當你抱怨沒有鞋時,有人卻沒有腳,惜福才能得福
文文媽媽曾說:「我寧願她不要拿殘障手冊,因為我覺得這樣子我會有一個希望在,給她穿個小洋裝,希望她坐在椅子上是坐得好好的,不是歪來歪去的,希望她有一天就是會這樣正常。」當你憂慮孩子輸在起跑點時,當你挑剔嫌棄自己或家人,提醒自己別抱怨不好的事,可別忘了身體能健健康康,十分正常就是一種值得珍惜的福氣。
二、即使我們不能做偉大的事,記得用偉大的愛做小事情
德蕾莎修女曾說:「我們不能做偉大的事,只能以偉大的愛來做小事情。」 很多疾病,無法治癒,像文文的病,就是其一,當醫生做不到甚麼偉大的事情時,我只能用醫者之愛做小事情。做出一個正確的診斷,用了正確的藥,讓因病痛折磨成不成人形的孩子終於可以晚上能好好睡覺,父母能安心休息。三、愛是人間最好的藥
文文曾經罹患流行性感冒重症生死交關,在醫護團隊的努力搶救下,文文順利戰勝病魔。出院後,文文爸媽寫給醫護同仁一張感謝卡片:謝謝你們的守護,無論白天或夜晚,
我的血氧、血壓,牽動著你們的心情,
聽到我又發燒了,你們的心全都揪成一團,
你們不怕髒,細心的將管子伸進去,
耐心地等我咳出一口痰,一次又一次,不厭其煩地…。
謝謝你們的不嫌棄,默默地守護,與我們並肩作戰
謝謝你們給予的種種方便、種種體諒。
謝謝護理師們、護理長及醫師們細心的照料以及關心,視病猶親。
對不起,我給你們添麻煩了,讓你們為我擔心受怕,
你們的恩情,我們一輩子銘記在心。
如果你問我現在的文文,能進步到能扶著走,逗她會笑,喜怒哀樂表達明顯,不再是木偶女孩最大的功臣是誰。是藥物嗎? 不,完全不是,答案是父母無盡的愛。那種無所求的愛,天地為之動容。當然,再加上醫護之愛。
文末,僅以此文祝福 文文偉大的母親及全天下的母親們,母親節快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