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到底得了甚麼病 ?
小福第一次出現在我診間時,發展嚴重遲緩,整天不斷地哭鬧、難以安撫,看得出他非常不舒服,父母束手無策。
經過一系列完整的檢查,包含抽血、24小時腦波檢查、腦部核磁共振…等。我們最後診斷小福罹患嬰兒早期癲癇性腦病變(Early Infantile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),同時也可以被廣泛地定義為一種腦性麻痺兒。給予小福適當的藥物及安排復健後,他病情逐漸穩定下來。
嬰兒早期癲癇性腦病變(Early Infantile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)
成因: 包含腦部結構異常、基因變異,如:STXBP1、KCNQ2、ARX...等,以及一些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等。發生率在不同性別中並無差異。患者的出生史及頭圍通常是正常的。
症狀: 所有的患童皆會有每天多次的癲癇發作,以僵直性發作為主,部分患孩可以發現不規律的局部痙攣(Focal clonic)發作,其他種類的發作,如廣泛性發作、癲癇性痙攣(Epileptic spasm)及肌抽躍發作則很少見。
數度與死神擦肩而過
生命中的貴人
一通來自急診室的電話
我急忙衝到急診室,那天急救室的溫度不曉得為什麼特別低,我看到小福小小的身軀躺在病床上,我摸摸他的手,冰冷得像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毫無溫度,白皙的臉龐也一點血色都沒有。醫護人員團團圍住他,對他施行心肺急救術(CPR),而他的心跳卻只能透過我們按壓在他胸部心臟位置的按摩,勉強的、被動地維持節奏。
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,而小福的父親當天正好到台中出差。接到惡耗後,火速趕往高鐵站,在快速行進回台北的火車上,顧不得旁人的目光放聲大哭,而同時間我在急救室與死神持續拔河。
醫師不是神,急救無效
需要見最後一面嗎 ?
你們知道這一句相信,代表甚麼意思嗎?
緊接著我聲音顫抖地宣布停止急救,印出心跳停止的紀錄單。低頭在病歷上寫下某某某病人於 103 年 12 月 10 日急救無效,於下午一點四十七分死亡。
父母對我的信任,就是讓我決定了孩子的死亡時間。
幾天後是孩子的告別式,告別式後手機傳來一封簡訊,內容如下:
蔡醫師:謝謝妳昨日帶給孩子的祝福,更感謝妳的慈悲融化我和爸爸喪子的痛楚。
一封感謝信
蔡醫師:謝謝妳昨日帶給孩子的祝福,更感謝妳的慈悲融化我和爸爸喪子的痛楚。
這已經超越醫師的氛圍,而是滿滿的愛,很溫暖!
昨日我撿骨時發現藥物在他小小身軀留下了無數痕跡,他應該背負不少痛楚。
上天慈悲讓他早日功德圓滿。
您放心,我和爸爸會帶著這份滿滿的愛更堅強、更踏實走向人生路程。
您也要保重身體喔!
無論如何,愛要及時說出來,才不會留下遺憾。
而愛與關懷,也是醫生與患者及患者家屬之間最重要的連結。
在醫療崩壞的年代,如果說還有甚麼能激勵自己堅守岡位、接受依然要日夜輪班、過著沒有生活品質的大醫院小醫師的生活,就只剩下如上述故事中的病人家屬,病人本身回饋給我小小的肯定。
而醫病之間的相互信任,能鼓舞肯定無數醫師,救人、醫人的核心價值。
如果可以,請感謝醫治您的醫生。
無論你是甚麼行業,當你用心面對生命,試著用愛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,您就會是無可取代的人。
一念天堂 ,一念地獄
最後藉由小福的故事,想跟大家分享三個觀點:
1. 愛要及時
請用心好好把握活著的每一天,每一天都要當作生命中的最後一天,好好地擁抱自己的家人,告訴他們你有多麼愛他,因為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出門之後,會發生甚麼意外。像小福爸媽突然面臨的喪子之痛,或是小燈泡父母遇上的殘忍意外。無論如何,愛要及時說出來,才不會留下遺憾。
而愛與關懷,也是醫生與患者及患者家屬之間最重要的連結。
2. 愛要回饋
醫生不是機器人,我們有血有淚,能感同身受,能體會傷在你的身,痛在我的心。但醫生是人不是神,所以一樣會生病、會過勞、會倒下,不可能完美救治所有疾病。在醫療崩壞的年代,如果說還有甚麼能激勵自己堅守岡位、接受依然要日夜輪班、過著沒有生活品質的大醫院小醫師的生活,就只剩下如上述故事中的病人家屬,病人本身回饋給我小小的肯定。
而醫病之間的相互信任,能鼓舞肯定無數醫師,救人、醫人的核心價值。
如果可以,請感謝醫治您的醫生。
3. 試著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
無論你從事甚麼行業, 也許是廚師,你用心烹調的每一道菜,可以讓人品嘗到料理中幸福的滋味;也許是旅遊業者,你可以用心規劃完成別人一生心中夢想的旅遊,無憾地面對死亡;或者是建築師,你可以建造被傳世不朽的建築;也許是老師,在學生心中種下一顆善的種子,默默發芽茁壯 。無論你是甚麼行業,當你用心面對生命,試著用愛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,您就會是無可取代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