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找人生的意義
2018年1月21日,我踏上了對岸,不是去旅行,也不是去開會,而是去參與一場冬令發放。每天一成不變的上下班、盡本分、求溫飽的生活,讓人流於安逸。然後煩惱徒生,難道人生的意義只有這樣?
為什麼要去做這一件事?
我告訴你,所謂的家徒四壁,你親眼見了,才會明白那種震撼。屋內除了混泥土外露的毛胚屋,就是沒有扶把的樓梯,沒有油漆的牆面,沒有必需家具的家。那些你以為還沒蓋好,還不能居住的房子,竟是當地人的日常。老老少少窩在冬天寒風穿堂刺骨,夏天炙熱難耐的屋子中,而米缸中空空如也,人生的希望也不知何方。
我們搭了飛機,到當地換坐動車,再改搭交通車。扛了大米,麥,麵條,油,棉被,毛巾,禦寒外套到當地。每戶依據人口數多寡,可領到不同數量的冬被、棉衣、厚棉襪、生活包:含牙刷牙膏、洗衣皂、洗衣粉、葵花籽油、月芽米、麵…等。
我們的發放,供給了一份也許只能維持數個月的基本生活物資。是的,我們做得太少,但太少,比沒有人做來得好。
我們搭了飛機,到當地換坐動車,再改搭交通車。扛了大米,麥,麵條,油,棉被,毛巾,禦寒外套到當地。每戶依據人口數多寡,可領到不同數量的冬被、棉衣、厚棉襪、生活包:含牙刷牙膏、洗衣皂、洗衣粉、葵花籽油、月芽米、麵…等。
我們的發放,供給了一份也許只能維持數個月的基本生活物資。是的,我們做得太少,但太少,比沒有人做來得好。
除了窮之外,還有病。
前往家訪,其中一戶的戶長是因工作意外而雙眼失明的年輕父親,他娶了同樣是殘疾的妻子,為了傳宗接代。除了兩個健康但年幼嗷嗷待哺的幼兒,尚有需奉養的高堂,究竟一家人如何過日子? 貧與病,一直相依相隨。
家訪中,發現沒有書桌椅的孩子,站在牆邊供奉神明桌子的一隅寫作業。我走過去看他,發現他有許多題空著不會寫或者是寫錯。一年級的他與我兒子同年,孰悉雷同的數學試題,我提點他一下關鍵,聰慧的他馬上融會貫通。
要脫貧的希望在下一代身上。孩子啊! 阿姨只能祝福你一路有貴人相助,好好的受教育成為脫離貧窮循環的契機。
因病癱瘓卻樂觀開朗的婦人
不期然地,我們對上一張笑容可掬、神采奕奕的臉,她是今天我們探訪的對象。坐在床上,年僅四十多歲的婦人,她的下半身因為不幸罹患橫斷性脊髓炎而癱 瘓,如今臥床五年多。一年365天吃、喝、拉、撒、睡都在這張小小的單人床上。
她由於大小便失禁,裝著導尿管,導尿的尿袋旁放的是一個生鏽的保溫瓶,天氣寒冷,瓶中裝著她喝的溫開水,也許是早上先生上工前幫她裝好的。此外旁邊還擺著一顆小小醜醜看似不新鮮的蘋果,不知擺在那裏多久了? 床邊還掛滿內含有丟棄垃圾的塑膠袋。
她一家子的生活環境如此拮据,所以雖然醫生最重視的居家環境的感染控制和衛 生,我硬生生的把話吞進肚子中,不敢要她改善環境衛生。看著她萎縮無力需要復健的雙腳,我一樣地把她需要復健的話也硬吞進腹中。我知道她已經很努力地把癱瘓的自己打理好,心情又能維持樂觀開朗,著實不易。我對她的敬佩油然而生。
她由於大小便失禁,裝著導尿管,導尿的尿袋旁放的是一個生鏽的保溫瓶,天氣寒冷,瓶中裝著她喝的溫開水,也許是早上先生上工前幫她裝好的。此外旁邊還擺著一顆小小醜醜看似不新鮮的蘋果,不知擺在那裏多久了? 床邊還掛滿內含有丟棄垃圾的塑膠袋。
她一家子的生活環境如此拮据,所以雖然醫生最重視的居家環境的感染控制和衛 生,我硬生生的把話吞進肚子中,不敢要她改善環境衛生。看著她萎縮無力需要復健的雙腳,我一樣地把她需要復健的話也硬吞進腹中。我知道她已經很努力地把癱瘓的自己打理好,心情又能維持樂觀開朗,著實不易。我對她的敬佩油然而生。
眼不盲、心也不盲
然而「能為生盲而作眼目」更深的涵義在於在花花世界中,有多少人能睜開雙眼不被世俗的五光十色所迷惑,提醒自己不要有眼睛,卻是見解偏差了,心也被蒙蔽了。成功並不是看你的銀行帳戶裡有多少錢,而是看你的人生遇見並影響了多少人。
行醫十幾年了,偶爾必須離開工作崗位,去做一些非日常的工作,才能找回繼續行醫的動力及初發心。期許自己能眼不盲、心也不盲。無論您是甚麼行業,無所求的付出才是最富足的人,與大家共勉之。